第233章 熟悉的配方(1/2)
下级主官中,还有两个人清楚刘福全这个打法。
在陕南,突破渝都封锁的时候,刘福全就这样干过。
连续突破渝都四道关口,顺利进入甘南。
好像是复刻,刘福全突然想到了这一幕,才有了决定。
抢第一关的时候,三个旅剪刀石头布,孟达赢了,高兴坏了。
牛守义看着几个旅长耍宝,都懵了,还能这样玩呢。
他都听说了,孟达出自民军,胡正学出身渝都部队。
三个主力旅,旅级干部就那几个,八路军用人这么大胆?
现在看三人争主攻,竟然直接猜拳。
关键是军区几位领导,一点都不干涉,谁打都行。
开玩笑呢,都不做分析,随便上啊。
就是因为牛守义知道自己不合格,所以才没争,结果完全不是想的那样,怎么可能不后悔。
独立旅现在是实打实的7000多人,不说战斗力,兵力、装备最强。
军区暂时没有做整合,先让他们跟着指挥部行动。
到现在为止,甚至一兵一卒没派,也没有调。
武器弹药、物资装备,甚至粮食,更是一点都没拿,确实不敢想。
17旅65、66、67团以河西团、沙河团、淇河团为基础组建,整编了军区不少直属部队。
说起来,17旅是新编部队,实力最弱。
其实不然,组建河西支队、独立团的时候,南下支队分出来不少骨干。
虽然说没有全部带出来,但是这段时间的训练很不错。
看看17旅的班子就知道,原封不动,就担心出问题。
跟政委、副司令员、参谋长商量后,17旅整合费了不少心思。
城外三里多的河沟边,四个人围坐在一起,讨论怎么干。
“这可是第一仗,我们打不好,可就丢人了。”
“这边的情况,我们不熟,也没有内应,不好打。”
“让侦察连想办法摸进城去,晚上突袭,打开城门。”
岳辰还是老套路,什么都不知道,只能按最熟悉的路数打。
“突击营到西门外待机,只要打开城门,第一时间占据城门工事。”
目前来看,也只有这样了,岳辰马上安排去了。
另外几个团也立即开始整理,做准备。
有一点好处,现在几个旅的后勤全部收到了军区,留下来的都是作战部队,完全不用担心有累赘。
晚上9点刚过,西城门内侧,侦察连的战士,悄悄干掉了小鬼子,打开了城门。
早就潜伏到了城门附近的突进营立即冲进了城门,占据了工事。
主力三个团,进城后快速展开,分成三路,左中右散开。
67团很快,也巧,直接堵住了小鬼子守备司令部。
用手榴弹炸开前后门,战士们冲进了指挥部。
小鬼子确实是猝不及防,又没有多少兵力,不到半小时被全歼。
另外两个团快速攻占了其他要点,包括警察局、监狱,不过没有贸然开枪。
大部分伪军、警察投降,完全想不到八路军能杀到这里来。
小鬼子的求援电话应该打出去了,就看小鬼子的反应时间了。
就在17旅准备攻城的同时,13旅已经出发奔禹城去了。
确实被指挥部预料到了,高唐被攻击的时候,禹城的小鬼子确实出来了。
正好被13旅碰上,双方瞬间激战在一起。
有心杀无心,小鬼子出来的援兵又不多,瞬间就被包围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